目標國企,求職時需要格外注意的問題丨OFFER直通車
請用微信掃一掃
分享
上周五我們在社群中進行了#offer直通車#國企專場答疑活動,菌崽邀請專業的職場導師進行答疑分享。本次提問的同學提的問題都很有代表性,許多小伙伴應該都有相同的疑問,菌菌為大家整理一波Q&A供大家參考~
問:查詢國央企的薪資、福利、加班情況、職位晉升、企業氛圍情況的渠道有哪些?
國央企的薪資等屬于商業有償置換信息,類似于薪酬機構會做保密使用,一般不會做公開披露,想了解這方面的信息比較可行的渠道為:
1. “看準”、“職伴”、“職友集”、知乎,在行網等職場信息平臺;
Ps:需要注意的是,這類信息來源多為前員工/應聘者,主觀感受或斷章取義的以偏概全的評價,對其建議應有謹慎的整體評估;
2. 國家公示系統,國家征信系統等;
此類國家級的專業系統可以查到營業信息,年報和有沒有違規情況等,直接明了的了解企業債務情況,公司實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。
3. 主動詢問
面試求職的過程中主動詢問薪資福利相關內容,一般出現在面試的談薪階段;
4. 善用校內資源
老師,師哥,師姐都是一個渠道源,特別是一個專業里面專業脈絡比較清晰的學科,能夠了解到相關性很高的企業信息;
問:目前推薦哪些前景較好行業的國央企名單呢?
發展前景好的國央企,除了將目光三大運營商,中國電網,中國煙草等,不同城市國企選擇應該都不一樣,在這里不建議大家講國企局限在排行名單內,而是結合個人專業領域和企業地域特點再去做評估;
問:如果跨專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嗎?
跨專業求職,建議的是相近崗位求職,可行性更高,跨行需要的是“天時地利人和”,
舉個例子:營銷這個大類,其中又包含銷售,市場推廣,活動策劃,在其中進行子崗位之間的調整,相反如果是營銷突然做技術類的轉行,那么我們需要進行審慎的評估,你是不是具有可遷移的能力,專業A和專業B 的關聯度是怎樣的,是否屬于大類的崗位群,如果是那么才有較大的成功率,如果不是,則需要實習經歷項目經歷來佐證自己的可遷移能力。
問:哪些專業國企求職更有優勢?
求職優勢還是要看崗位需求在哪里不能說有專業偏好,建議往自己求職意愿的專業去搜集相關企業崗位信息;
問:很多國企要求黨員,但是我不是黨員,如何篩選,幾率會大一些呢?
有部分崗位像合規風控崗,黨務崗是有明確的身份底線的,如果你的身份不是黨員,我們可以投遞時繞開顯示黨員優先的崗位,其次就算是寫了“黨員優先”的條件,我們也可以嘗試投遞,原因在于業務類/技術類,一般都不在意這點,對于身份不做需求;
國企崗位篩選取決于專業能力的評估,投遞幾率要看黨員身份屬于該崗位的必要條件還是充分條件,這是根據具體崗位而定,英語能力同理;
問:投簡歷得不到反饋怎么辦,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(簡歷已經修改好多次了)
首先求職者和招聘者的需求其實一直處于不對稱的狀態;
1. 院校級別的篩選
例如校招網申投遞中,收到的簡歷非常多,企業如果不進行院校級別的篩選很難進行下一步,那么這里企業可能有合作院校,或985,211的需求,你可能沒有進入院校的目錄清單;
2. 真實的招聘計劃不符
真實的招聘計劃有限,我們經常看到JD上寫招聘10-20名,那么具體的是10個還是20個,若干是多少,真實的招聘計劃到底是有還是沒有?這一部分也是一個客觀原因;
3. 招聘計劃改變
在校招中經過層層篩選,可能企業顆粒無收;也可能企業招聘計劃更改,崗位需求比較急改為社招,這樣等待的時候會縮短為一個月,而不是需要等待應屆生明年畢業才能到崗,等等不一的計劃改變都有可能發生;
那么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么改善?
1. 主動詢問
很多小伙伴們會在面試結束后,沒有收到HR的反饋,猶豫怎么辦, 為了避免以上的求職者和招聘者的需求其實一直處于不對稱的狀態,可以主動詢問HR,避免浪費時間
2. 多投遞多嘗試
我們一直形容求職之路就像倒金字塔的形狀,我們常投遞很多份簡歷才能得到少部分的面試邀約機會,那么我們能做的就是提高分母的企業投遞范圍,把面拓寬才能成功,我們可控的是個人經歷人崗匹配;
問:應屆生沒有實習經驗應該怎么寫簡歷?
沒有實習經歷,那我們可以著重到校園經歷上,你學生干部的部分的經歷能夠體現你的能力的內容都可以寫入簡歷,例如學院公眾號參與各種活動作為社員拍了照片,寫了文章,社團經歷,組織活動,市場調查社團的外出訪談,校園賽事的經歷,互聯網+創新創業,學科成果等等,可以按案例的寫法梳理,選取信息做結構化的展示。
問:國企的性格測試往哪方面選會比較好呢,國企喜歡什么樣的求職者?
在我看來這屬于無效問題, 不要對國企招聘做刻板認識,如果因為在進行性格測評中無法和單位達成一致,應該慶幸;畢竟職業之路很遠,建議忠于自己去做職業選擇和規劃;
國企喜歡專業過硬的求職者,幾乎所有國企到了面試階段都會經歷:無領導小組面試和1v1面試,無領導小組面試需要大家有整體大局觀,單面給大家的建議則是提前做面試模擬,面霸都不是一天成長的,面試需要反復的復盤和總結優化;
問:目前推薦哪些前景較好行業的國央企名單呢?
發展前景好的國央企,除了將目光三大運營商,中國電網,中國煙草等,不同城市國企選擇應該都不一樣,在這里不建議大家講國企局限在排行名單內,而是結合個人專業領域和企業地域特點再去做評估;
問:就業,考編和二戰怎么抉擇,要不要先湊合一下進一個沒那么滿意的公司呢?
關于就業和考編:
目前大部分的國考省考已結束,事業編目前還在進行中,如果你已有保底offer,首先不建議混著,第一份工作很重要,即便你將來要跳槽,跳槽也需要你的工作內容來證明你的能力,這份offer需要考察的是工作的成長性和可持續性;
關于二戰:
二戰需要有強的抗壓能力,期間你會承受包括時間精力,經濟來源,家庭壓力,同學等綜合壓力,如果你對這樣復合的壓力有預期,則可以繼續二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