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科技職業大學2023屆畢業生秋季校園招聘會邀請函
請用微信掃一掃
分享
尊敬的用人單位:
您好!
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我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!為搭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雙向選擇平臺,我校定于2022年11月22日舉辦 2023 屆畢業生秋季校園招聘會,特邀請貴單位到我校選拔人才。
一、招聘會組織單位:
主辦: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、海南科技職業大學
承辦:海南科技職業大學就業辦、海南南國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(海南人才招聘網)
二、招聘會時間地點:
2022年11月22日(星期二)早上8:30-12:00(海口市美蘭區瓊山大道18號)
三、報名材料:
1、企業最新營業執照副本掃描件、經辦人身份證復印件(蓋公司公章)等掃描件或清晰圖片;
2、請報名企業填寫《海南科技職業大學秋季校園招聘會回執》(見附件1)和《海南科技職業大學現場招聘人員防疫登記表》(見附件2);
3、企業招聘簡章,招聘簡章須使用 word 文檔編輯發送。(請按附件3參考模板撰寫招聘簡章,含企業簡介、招聘職位、薪酬福利、聯系方式等,共計不超過800字)
4、請各招聘企業將以上要求的報名材料電子版于2022年11月17日前發送至郵箱 2453917210@qq.com,文件名稱及郵件主題為“11月22日海科大校招+公司全稱”,企業報名招聘會咨詢電話:0898-66638118。
四、參會事項:
1、本次活動將免費提供展位(配備一張桌子和兩張凳子),并免費提供礦泉水 2 瓶以及招聘使用筆和求職者簡歷等物資;
2、學校將對申請參會的企業進行資格審查,分別于11 月 21日在海南科技職業大學創業與就業信息網、海南人才招聘網公布審核通過的參會企業名單及展位號。
五、活動聯系方式:
聯系人:符老師 18976678296
海南科技職業大學簡介
海南科技職業大學(以下簡稱“海科大”)于2008年在原中央美術學院海口校區基礎上創建,2018年升格為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大學,是海南省唯一一所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改革院校。學校秉承“科學、務實、厚德、創新”校訓,堅持“人才強校,質量立校,特色興校”辦學理念,以立德樹人為根本,面向海南油氣、高新技術、互聯網、醫藥、醫療健康等重點產業群,以就業為導向,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和海南經濟社會發展,培養高素質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;努力將學校辦成中國乃至世界一流的現代職業大學。
學校有海口市江東校區(美蘭老校區)和云龍校區(新校區)兩個校區,占地面積1092畝。美蘭校區距海南省委、省政府4公里,云龍校區距海口美蘭機場9公里。學校建有各類房屋61棟,用房面積48萬平方米,實驗實訓室263個。截至2021年12月,校內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及校企合作仿真實訓軟件總值20099萬元,圖書館紙質圖書183萬冊、電子圖書163萬冊、中外期刊100余種,圖書館現有深圖ILAS借閱系統和知網、超星等學術平臺及瀑布流電子顯示選書預閱屏3套,具有良好的辦學基礎。
學校設有機電工程學院、信息工程學院、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、海事學院、城建學院、財經學院、設計學院、健康科學學院、國際護理學院、臨床醫藥學院、傳媒與音樂學院、會計學院、工商學院、馬克思主義學院、公共課教學部、基礎醫學部等16個教學單位。建成了以應用化工技術、航海技術、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、物聯網工程技術等工科為主,兼顧醫學、管理學等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。開設26個本科專業和48個專科專業,緊密對接海南十二大主導產業中的海南油氣、高新技術、互聯網、醫藥、醫療健康等重點產業。服務當地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未來發展,部分專業填補了海南空白。2021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機械工程、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被評為海南省第五輪省級特色重點學科。航海技術、健康管理專業于2019年被教育部認定為“骨干專業”,石油化工技術專業被評為海南省高職類校企合作特色專業。
熱忱歡迎用人單位來我校選拔人才!
附件:海南科技職業大學 2023 屆畢業生專業一覽表
海南科技職業大學2023屆畢業生專業一覽表 |
||||
校區 |
院系 |
專業 |
人數 |
總和 |
美蘭校區 |
信息工程學院 |
大數據技術與應用(本科) |
263 |
1170 |
物聯網工程(本科) |
258 |
|||
大數據工程技術(專升本) |
68 |
|||
物聯網工程技術(專升本) |
33 |
|||
計算機網絡技術(專科) |
248 |
|||
軟件技術(專科) |
119 |
|||
大數據技術與應用(專科) |
121 |
|||
電子商務(專科) |
34 |
|||
網絡新聞與傳播(新媒體方向)(專科) |
26 |
|||
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|
化學工程與工藝(本科) |
105 |
412 |
|
制藥工程(本科) |
155 |
|||
藥品生產技術(專科) |
46 |
|||
食品營養與檢測(專科) |
28 |
|||
石油化工技術(專科) |
28 |
|||
制藥工程(專升本) |
50 |
|||
海事學院 |
航海技術(專科) |
161 |
411 |
|
水路運輸與海事管理(專科) |
19 |
|||
輪機工程技術(專科) |
19 |
|||
國際郵輪乘務管理(專科) |
28 |
|||
安全技術與管理(專科) |
22 |
|||
航海技術(本科) |
66 |
|||
水路運輸與海事管理(本科) |
45 |
|||
航海技術(專升本) |
20 |
|||
水路運輸與海事管理(專升本) |
31 |
|||
機電工程學院 |
電氣自動化技術(專科) |
58 |
712 |
|
機械設計與制造(專科) |
17 |
|||
機電一體化技術(專科) |
36 |
|||
智能控制技術(專科) |
24 |
|||
新能源汽車技術(專科) |
115 |
|||
汽車檢測與維修(專科) |
32 |
|||
機械設計與制造3+2(專科) |
38 |
|||
機電一體化技術3+2(專科) |
40 |
|||
汽車試驗與制造3+2(專科) |
50 |
|||
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(本科) |
187 |
|||
汽車服務工程(本科) |
19 |
|||
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(專升本) |
79 |
|||
汽車服務工程(專升本) |
17 |
|||
財經學院 |
金融管理(專升本) |
91 |
536 |
|
金融管理(專科) |
81 |
|||
物流管理(專科) |
45 |
|||
工商企業管理(專科) |
107 |
|||
人力資源管理(專科) |
66 |
|||
酒店管理(專科) |
16 |
|||
旅游管理(專科) |
40 |
|||
烹調工藝與營養(專科) |
34 |
|||
市場營銷(專科) |
52 |
|||
會計(專科) |
4 |
|||
設計學院 |
19級視覺傳達設計(本科) |
139 |
448 |
|
20級環境藝術(專科) |
54 |
|||
20級藝術設計(專科) |
73 |
|||
20級風景園林設計(專科) |
41 |
|||
20級文化傳播(專科) |
17 |
|||
20級傳播與策劃(專科) |
18 |
|||
21級視覺傳達設計(專升本) |
106 |
|||
云龍校區 |
傳媒與音樂學院 |
音樂表演(專科) |
52 |
100 |
舞蹈表演(專科) |
48 |
|||
會計學院 |
財務管理(專科) |
58 |
386 |
|
會計(專科) |
164 |
|||
大數據與財務管理(專升本) |
164 |
|||
國際護理學院 |
護理(本科) |
486 |
1962 |
|
護理(專科) |
988 |
|||
助產(專科) |
135 |
|||
護理(3+2)(專科) |
170 |
|||
護理(專升本) |
183 |
|||
健康科學學院 |
健康服務與管理(本科) |
154 |
296 |
|
健康管理(專科) |
93 |
|||
社區康復(專科) |
13 |
|||
社區康復3+2(專科) |
36 |
|||
城建學院 |
建筑工程技術3+2(專科) |
58 |
920 |
|
建筑工程(專升本) |
161 |
|||
土木工程(本科) |
286 |
|||
建筑設計(專科) |
112 |
|||
市政工程技術(專科) |
11 |
|||
建筑裝飾工程技術(專科) |
39 |
|||
建筑工程技術(專科) |
69 |
|||
工程造價(專科) |
184 |
|||
臨床醫藥學院 |
中藥學(專科) |
159 |
301 |
|
口腔醫學技術(專科) |
142 |
招聘會入場及防疫須知
1. 參加活動人員需進行體溫測量,檢查健康碼和行程碼,并全程需佩戴口罩;
2. 省內企業人員(健康碼及行程碼無省外旅居史)須持24小時核酸證明入校;
3.7日內有省外旅居史的企業人員先參考《海口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》最新下發關于調整省外來(返)海口人員管理措施的通告,落實完相關要求后,憑海南當地48小時內(間隔24小時)2次核酸陰性證明入校。
4.嚴格按照申報人數開展活動,安排人員隔位就坐;
4.活動舉辦前后對舉辦地進行全方面消毒處理,每隔兩小時對會議場地的門把手、廁所和廁所水龍頭等公共物品及公共場所進行消毒,并保持室內通風良好,如有使用中央空調,需要對空調進行消毒;
5.避免聚集用餐,如有用餐,用餐人員之間距離保持1米以上距離,并減少交談;
6.若現場發現體溫高于37.3℃或出現健康碼紅黃碼等其他異常情況,按疫情防控要求予以現場處理或及時反饋至相關部門(村居委會、鎮街、區疫情指揮部、區疾控中心等),黃碼及紅碼人員不得參加活動,若發現紅碼人員需立即反饋至相關部門(村居委會、鎮街、區疫情指揮部、區疾控中心等)。
附件: